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後新冠甲狀腺炎


陳小姐55歲,最近三個月因為體重急速下降就醫,問診後發現合併有手抖、心悸、失眠等症狀,經診斷為甲狀腺亢進。一般而言,甲狀腺亢進常發生於遭受壓力,比如重大考試、換工作環境、或者家庭出現重大事件之後。然而陳小姐卻不覺得近年有任何生活上的變動。後來我看到健保卡上註記的疫苗證明,問了一句:請問之前打新冠疫苗有沒有甚麼不舒服呢?陳小姐說:第一次打疫苗沒甚麼不舒服,第二次施打後發高燒,燒了三天,還全身無力,之後就不敢打了。而也就是大概疫苗注射完一個月左右,就開始有上述的症狀產生。陳小姐後來經過數週的藥物治療,目前症狀已經緩解,體重稍有恢復,但仍需持續追蹤治療。

        新冠肺炎自2020年初流行以來,人們已從未知時的恐懼,逐漸以謹慎的衛生習慣來取代恐慌,然而,即使在無數的科學家努力研發出疫苗或抗病毒藥物之下,仍有許多未知的問題在等著我們解決。自體免疫疾病,就是其中的一個課題。除了感染後產生外,甚至連施打疫苗之後也可能誘發自體免疫疾病。


        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感染與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發作有關連。包含Guillain-Barre syndrome、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腎炎,以及最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包含了葛瑞夫氏症、橋本氏甲狀腺炎、以及亞急性甲狀腺炎。常見的症狀包含頸部腫塊、手抖、心悸、體重變化、情緒不穩、失眠、落髮等。


        而自從疫苗問世之後,也越來越多施打疫苗後產生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 syndrome induced by adjuvants)在國際期刊中被報導。臨床上也不少患者在注射疫苗後的數週到數月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可能原因為疫苗內的PEG(polyethylene glycol)、胜肽或脂質成分誘發免疫反應,而導致體內的自體免疫抗體濃度上升,近而攻擊甲狀腺或者其他器官。包含BNT、默德納以及AZ疫苗,都有類似的案例。大部分的案例為原本就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或者直系親屬有自體免疫疾病。因此一般民眾不用過度擔心,畢竟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引起自體免疫疾病,更可能有嚴重的後遺症。在疫情期間,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注意衛生習慣仍是確保健康的不二法則。而本身或家族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民眾,在施打完疫苗後,記得多喝水、多休息,如果有任何不適,可以向您的家庭醫師或者專科醫師諮詢喔!


參考資料:

1. Subacute thyroiditis post-Pfizer-BioNTech mRNA vaccination for COVID-19 Endocrinol Diabetes Metab Case Rep. 2021 Dec 1;2021:21-0142.

2. Subacute thyroiditis following recovery from COVID-19 infection: novel clinical findings from an Eastern Indian cohort. Postgrad Med J. 2022 Apr 15;postgradmedj-2021-141429

3. The New Entity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m Infection to Vaccine. Diagnostics (Basel). 2022 Apr 12;12(4):960.

4. Manifestations of thyroid disease post COVID-19 illness: Report of Hashimoto thyroiditis, Graves' disease, and subacute thyroiditis. J Clin Transl Endocrinol Case Rep. 2021 Dec;22:100094

5. Subacute thyroiditi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Case report and Society for Endocrinology survey. Clinical Endocrinology/Early View 09 March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