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醫生叔叔我不想努力了~減重藥物只是輔助

王女士來門診諮詢減重藥物,她自述結婚前身材曼妙,但生完小孩後三年內體重增加了二十公斤,之前有使用過瘦瘦筆,曾經減了6公斤,但是經濟因素沒有再繼續使用,後來復胖了7公斤。家中有糖尿病的遺傳,聽說減重可以避免糖尿病,希望能夠使用便宜一點的藥物來減重。經過飲食諮詢及活動量評估,發現王女士每日攝取的卡路里過多,因為本身從事餐飲業,每天有吃不完的員工餐跟飲料,再加上缺乏運動,因此還沒四十歲就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評估過後,由於已經有代謝症候群,建議積極治療,配合王女士的工作、生活習慣,量身訂做飲食及運動指導,在沒有藥物的治療下,兩個月瘦了6公斤,膽固醇也下降了。她希望能夠瘦回結婚前的體重,我建議她把目標放在每個禮拜下降0.5到1公斤,持之以恆的運動,提升基礎代謝,瘦不下來再來考慮藥物治療。

肥胖是百病之母,尤其是現代市面上充斥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再加上現代人大多從事靜態的工作,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超出身體所能代謝的能力,自然會將多餘的熱量儲存起來,而儲存的方式,主要是形成體脂肪。

所以肥胖常見的表現就是皮下脂肪增加、脂肪肝、體重上升、肌肉萎縮。有些人雖然體重不變,但是肌肉質量下降,體脂肪上升,也是讓整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

會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有些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熱量攝取過多,因此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從飲食控制及運動下手,單純靠減重藥物只能治標不治本,不僅容易復胖,也會引起不必要的併發症。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肥胖的治療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改善。除了要配合工作及生活作息來改變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甚至是藥物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要能持之以恆,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才不至於復胖。

坊間標榜減肥的產品五花八門,有些人看了電視廣告或者藥局推薦就自行購買,殊不知很多減肥產品,僅是幫助排便或者利尿的健康食品,更多是成份標示不明、來源不明的混合藥物,短時間可能因為脫水或者拉肚子而有體重下降的假象,但卻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頭暈、無力甚至抽筋的副作用,嚴重甚至有造成心律不整而死亡的案例。而且一旦停藥,很容易復胖,或者暴飲暴食,這些都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有些不肖的醫師,在不符合醫療指引下進行縮胃或減重手術,或多或少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傷害。因此,要確保如何不傷身體的減重,需要專科醫師、營養師、衛教師配合。手術、藥物都只是輔助,如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減重最重要的課題。

目前台灣核准的減重藥品只有CONTRAVE、Orlistat及Liraglutide,曾經也有不少有減重效果的藥物來台(沛麗婷、諾美婷等),但皆因可能有危害人體的副作用而下市。甚至有些產品為了有減肥效果,會在其中加入偏方,甚至是已下架的禁藥,對身體健康有危害。

CONTRAVE是兩種藥物的混合處方,其成分為Naltrexone 及Bupropion,是透過中樞神經系統來抑制食慾及降低肌餓感,為2022年才核准上市的產品。然而其副作用較多,而且有不少禁忌症(癲癇病史、未控制的高血壓、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腦部腫瘤、青光眼等 )因此被列為第二線用藥。可能的副作用有噁心、便秘、頭痛、嘔吐、頭暈、失眠、口乾、腹瀉、癲癇、高血壓、過敏等。另外有喝酒習慣及服用安眠藥的人,也必須在監控下才能服用,以免造成癲癇。

Orlistat是一種胰脂酶抑制劑,會減少油脂的消化與吸收,對於愛吃油膩的人效果顯著。但是副作用會造成脹氣、油屁及油便,因此如果工作無法及時上廁所,容易有讓人難為情的事情發生,這也讓人望之怯步,大大降低服藥遵從性。

Liraglutide原先是治療糖尿病的注射藥物,它可以抑制腸胃排空,降低食慾,因此副作用容易有噁心、嘔吐及腹脹,如果有服用其他降血糖藥物,也可能造成低血糖。因此使用上必須配合醫師的指示,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其他還有一些會造成體重下降的藥物,但因屬於藥物副作用,而非專門用來減重,因此臨床上除非剛好有符合適應症的疾病,否則不建議使用。

減重是一條漫長而無止盡的路程,藥物就像左手一樣,只是輔助,因為所有的減肥產品一旦停止使用,復胖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的是養成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提升代謝速率,減少熱量攝取,持之以恆,健康才能長久。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你今天撞牆了嗎?

相信有長跑習慣的人都有這種經歷,明明平常訓練可以跑一二十公里,可是有時候才跑不到一半就覺得軟腳,自覺心跳呼吸都還很順,下盤就是使不上力。這就是所謂的撞牆期。

撞牆期有兩種,一種是撞過了又是一尾活龍,一種就像十四億的銅牆鐵壁,撞上去會頭破血流。要如何避免或者順利的潤過去,這就不得不了解一下運動生理學

人要能運動,都是靠肌肉的收縮來執行各種動作,因此簡單來說就是看肌肉的耐力與肌力來決定你能運動多久。要順利克服撞牆期,最重要的就是足夠的訓練,包含肌耐力與最大肌力。而這些跟血糖、肌肉內肝醣量、血流量、血紅素、乳酸量、水分、電解質、肺活量、心臟輸出量有關。這邊僅討論可以撞過去的牆。

肝醣的儲存量跟分解速率因人而異,在經過訓練的人身上,可以縮短撞牆期的無力感。所以跑馬拉松的人前一天會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肝醣,而跑步過程中適時的補充糖分,也可以減少撞牆期的不適。

流汗會導致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常見的脫水症狀有頭暈、頭痛、口乾舌燥等,而電解質流失也會以無力或抽筋來表現。因此運動比賽常常備有鹽巴跟水,甚至是運動飲料順便補糖分。

氧氣進入人體的第一步就是呼吸,而肺活量是可以訓練的,除了增加氧氣的吸入跟滲透入血液,還有怎樣增加呼吸肌的強度,讓運動起來更輕鬆。而像抽菸或某些疾病會降低肺活量,減少氧氣進入人體的效率。

除此之外,要克服撞牆期,肌肉本身的質量也是關鍵,像是肌肉長度、收縮速度、橫斷面積、肌纖維類型比例、微血管密度等。這部分跟遺傳還有後天的訓練有關。像是以前一言不合就可以跑二三十公里,右腳骨折後,跑個十公里右腳就一言不合鬧罷工,這就是肌肉萎縮跟受傷後纖維化導致,只能靠復健跟訓練來彌補。

因此,下次遭遇撞牆期,可以想想看是不是水喝太少、前一餐碳水化合物吃太少、或前一天運動消耗過多肝醣來不及補充等問題,可以透過事先準備或訓練來克服。但如果有胸悶、胸痛、嚴重痠痛、甚至頭暈目眩的症狀,通常是心肺功能或是肌肉等器質性的疾病所導致,這時候就要尋求醫師的協助了。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教練 我好想打籃球~~ 淺談運動生理學

今天是台灣灌籃高手電影上映的日子除了櫻木跟流川楓兩個天賦異稟的奇才外,最讓我敬佩的其實是三井壽。不是他三分精準,而是他就算累到只看得到籃筐還是投得進!?

“教練 我想打籃球~~”

因為膝傷蹉跎了兩年,浪子回頭再次找回以往的身手。但是卻也是最容易體力不濟的角色。每次看到體力值為零的時候,即使腳步不穩,只看得到籃框,球還是可以硬生入網。他透支時最常說的就是後悔自己浪費了兩年,而這份懊惱也是讓他最後一拼的動力來源。(不像火影忍者裡鳴人有用不完的九尾查克拉)


馬拉松也是這樣,每次超越極限後才發現力有未逮,懊悔自己平常沒有多練,上次多吃了幾塊蛋糕等等。尤其是我腳骨折之後,中斷訓練近兩年,更有這種感覺。


兩年前一次在滑板場的意外,右腳遠端腓骨斷裂,而且有傷到關節。原本以為沒辦法再跑步了,還好骨科醫師精湛的技術跟持之以恆的復健,讓我能重回運動場。不過沒跑步,剛開始確時吃足了苦頭,復健跑連一公里都跑不了。受傷的右腳肌肉相對萎縮,訓練時常常有小肌肉抽筋或筋膜拉傷,心肺功能倒是恢復的比較快,甚至連心跳還沒破百就結束了,心有餘而腳力不足。經過半年多的訓練,總算在年初完成兩小時半馬。雖然離之前全馬sub 4還有距離,但是醫學沒有側斷咖骨顛倒勇這種說法,能跑半馬對我而言已經是萬分感激了。


而三井為什麼容易體力不濟?這就要簡單談一下運動生理學:


人要能運動,都是靠肌肉的收縮來執行各種動作,因此簡單來說就是看肌肉的耐力與肌力來決定你能運動多久。你看馬拉松選手的下肢肌肉遠比上肢發達,體操選手的手臂跟大腿一樣粗,這都是訓練後的成果。要順利克服撞牆期,最重要的就是足夠強度的訓練,包含肌耐力與最大肌力。而肌肉收縮,跟血糖、肌肉內肝醣量、血流量、血紅素、乳酸量、水分、電解質、肺活量、心臟輸出量等有關。以下一一來為各位細說:


肝醣、血糖:

肌肉收縮的能量來源為葡萄糖,當我們在飢餓狀態下運動,會導致血中葡萄糖降低,產生低血糖的症狀,會有無力、頭暈、發抖甚至冒冷汗的現象。所幸肌肉、肝腎內有肝醣,會在血糖降低時分解成葡萄糖來維持運動所需的能量,而這段補充過程有時候緩不濟急,就會產生撞牆期。肝醣的儲存量跟分解速率因人而異,在經過訓練的人身上,可以縮短撞牆期的無力感。所以跑馬拉松的人前一天會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肝醣,而跑步過程中適時的補充糖分,也可以減少撞牆期的不適。然而,肝醣的補充需藥一到兩天的時間,如果運動太密集,導致肝醣補充跟不上,也容易產生撞牆期。


血流量、血紅素:

血流量跟體內水分是否充足有關,常見的脫水症狀有頭暈、頭痛、口乾舌燥等,而有些慢性病患者有動脈硬化的疾病,會使運動時血管擴張的能力下降,影響肌肉表現。而血紅素則影響血中攜氧量。葡萄糖需要氧氣來產生能量供肌肉活動使用,一旦供氧量不足,會導致肌肉無氧呼吸增加,減少肌肉運動所需能量而影響表現。貧血常見於女性月經過後、或者有胃潰瘍的患者。


水分、電解質:

身體內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需要有水分,而汗水會導致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甚至會造成熱衰竭會中暑。橫紋肌溶解就是在高溫或者肌肉在不正常環境下使用過度引起,嚴重會導致腎衰竭或死亡。因此適時補充水分跟電解質是運動員最重要的事。


肺活量:

氧氣進入人體的第一步就是呼吸,因此每種運動有不同的呼吸法,甚至光是跑步就有不同的派別(這不是鬼滅之刃)。肺活量是可以訓練的,除了增加氧氣的吸入跟滲透入血液,還有怎樣增加呼吸肌的強度,讓運動起來更輕鬆。而像抽菸或某些疾病會降低肺活量,減少氧氣進入人體的效率。所以三井即使離開籃球場,仍對打籃球抱有一絲希望,也是絕對不碰菸的。當你訓練一段時間後,還是容易上氣不接下氣,可能就要請專業的醫師評估了。


心臟輸出量:

心肺功能通常可以一起討論,當氧氣進入人體,接下來就是靠心臟將氧氣打到肌肉來利用。因此如果患有心臟病、心律不整的患者,在劇烈運動下常常會容易喘,甚至有頭暈、胸悶、胸痛、冒冷汗的情況,新聞常常看到運動猝死的案例,大多是因為有潛在心臟病的關係。一旦有類似情況,也需要去醫院檢查喔。


經過粗淺的分析,你覺得三井壽體力不濟的原因是甚麼呢?